自发心绞痛定义
自发心绞痛(spontaneous angina),是一种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心脏疾病。它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多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关。自发心绞痛一般发作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呈阵发性胸痛,并可向左肩及上肢放射。疼痛一般持续数秒至数十分钟不等,剧痛所致患者常感到心脏区有压迫感或憋闷感,且胸痛出现与活动较轻微时间有关。自发心绞痛一般不伴有心脏肌梗死的相关临床表现。

自发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有关,原因可以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使动脉血流受限,或冠状动脉痉挛导致血管阻塞。此外,心绞痛还可因其他原因引起,如冠脉狭窄,冠脉供血不足,或冠脉微血管功能失调等。这些原因可使心肌氧供需失衡,引发自发心绞痛。
自发心绞痛的诊断主要基于病史、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等检查结果。病史中要了解患者胸痛的发作规律、频率、持续时间和发作时的诱发因素。临床症状主要是发作时的胸痛表现,如疼痛部位、放射性疼痛的部位和程度。心电图是最常用的辅助检查,可以发现心脏的电活动异常。持续性ST段压低和T波改变是自发心绞痛的典型表现,但由于发作时心电图改变常常是短暂的,多数情况下检查结果是正常的。
自发心绞痛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控制发作适当的治疗和预防心绞痛发作。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手术和心脏搭桥术等。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扩张和舒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液流量,改善冠脉血流灌注,减轻心绞痛症状。常用的药物包括硝酸甘油和钙离子拮抗剂等。介入手术主要是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和球囊扩张技术,将狭窄的冠脉扩张恢复通畅。心脏搭桥术则是将其他血管移植到冠状动脉上,以改善血液供应和减轻心绞痛症状。
总之,自发心绞痛是一种症状典型的心脏疾病,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能够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避免心绞痛发作引起的其他并发症。因此,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积极预防和控制冠脉疾病的发生,如合理饮食结构、适度运动和及时医疗干预等,以确保心脏的健康。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热门问题
- 1 心绞痛严重吗
- 2 心绞痛会引起哪些病症
- 3 心绞痛有哪些症状怎么调理
- 4 心绞痛能治好吗
- 5 什么是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