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首先,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心律失常。心肌梗塞造成的心肌坏死和电活动异常可能导致心室颤动、室速、室上速等心律失常。此时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迅速发现和纠正异常心律,必要时进行化学或电生理治疗。
其次,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还容易出现心力衰竭。由于心肌坏死和功能减退,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心排血量减少,血液回流受阻。护理工作需着重维持患者的心功能稳定,包括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及呼吸情况,合理使用利尿剂、血管活性药物和血液循环辅助装置等手段,减轻心脏负担,提高心输出量。

另外,急性心肌梗塞后可发生心肌扩展损伤和室壁破裂。当心肌灌注恢复后,周围坏死心肌可能会膨胀,导致心脏扩大,甚至引发室壁破裂。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心肌酶谱监测、心肌超声检查等,及早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寻找并缓解心脏压力和心动过速等具体原因,维持足够的血流灌注和供氧。
在护理措施中,护理人员还需进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减轻恐惧和焦虑,积极面对疾病。此外,合理的饮食和运动管理也是重要的护理措施。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的饮食原则,适量进食高纤维、高维生素的食物,减少脂肪的摄入,控制体重。此外,患者在康复阶段需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如心脏康复操、散步等,以增强心肌功能。
最后,护理人员还应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通过解释急性心肌梗塞的病因、危害及预防措施,提醒患者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危险因素,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并告知患者和家属如何应对急性心肌梗塞危机,如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救治措施。
总之,针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并发症,护理措施的核心是及时监测、早期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维持心功能稳定,减轻心脏负担,并进行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预防再次发作。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