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生康官网

权威医生

查疾病 找医生 预约挂号
安振城

安振城 主治医师

权威医生

出诊医院/科室: 亿生康互联网医院 中医内科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小儿消化不良 心血管疾病
上午
下午

04月11日

星期五

预约
预约

04月12日

星期六

预约
预约

04月13日

星期日

预约
预约

04月14日

星期一

预约
预约

04月15日

星期二

预约
预约

04月16日

星期三

预约
预约

04月17日

星期四

预约
预约
*出诊时间源于线上第三方公共信息,如需挂号请前往医院官网或电话咨询
疔疮走黄的病因病机是
疔疮走黄是中医学中的一个常见病症,它主要表现为疮疖周围肿胀红热、脓水变黄等症状。根据中医理论,疔疮走黄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外感风邪是疔疮走黄的主要病因之一。外感风邪可以侵袭人体,阻滞经络,导致气血不畅,使疮疖所在的部位失去正常的气血运行,从而引发疔疮走黄。 其次,内伤湿热也是疔疮走黄的常见原因。湿热内蕴是指内脏功能失调,导致湿热蕴结于体内。湿热病邪聚集在疮疖所在部位,阻滞经络,使疮疖不能及时排出身体外,从而引起疔疮走黄。 此外,中医认为疔疮走黄还与血瘀有关。血瘀是指气血循环不畅,导致经络阻滞,气血堆积在疮疖部位而形成的病变。血瘀是疔疮走黄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让疮疖的排脓功能受到阻碍,导致疮疖无法及时排出脓液,形成走黄的现象。 此外,情志失调、饮食不当、气血虚弱等也可能导致疔疮走黄。情志失调如情绪激动、忧虑过度等,会使人体气血运行不畅,从而造成疔疮走黄。饮食不当如暴饮暴食辛辣食物、生冷食物等,可以伤及脾胃,导致湿热内蕴,引发疔疮走黄。气血虚弱是指体内气血亏损,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外邪侵袭,从而形成疔疮走黄。 总之,疔疮走黄的病因病机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外感风邪、内伤湿热、血瘀、情志失调、饮食不当和气血虚弱等。了解这些病因病机,有助于中医医生判断疔疮走黄的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当然,在治疗疔疮走黄时,还需针对具体的病情进行中医辨证施治,以达到疗效最佳。

111阅读 2023-07-27

易引起走黄的疔疮是哪些病
易引起走黄的疾病有很多种。首先,走黄是中医学中的一个术语,形容人的皮肤呈现黄色,特别是面部和白眼球。这种黄色是由于血液中的胆红素积聚在皮肤和黏膜中所致。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几种可能导致走黄的疾病。 1. 黄疸型肝炎:这是最常见的导致走黄的疾病之一。黄疸型肝炎是由于病毒感染或其他原因导致肝脏受损,胆红素无法正常排泄而积聚在体内而引起的走黄现象。黄疸型肝炎的症状还包括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 2. 胆管阻塞:若肝内或胆管有梗阻,胆红素无法正常排出体外。这可能是由于结石、肿瘤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胆管阻塞导致的走黄常常伴随着瘙痒、腹痛等症状。 3. 肝硬化:长期酒精滥用、慢性肝炎等因素会导致肝脏组织损伤和肝细胞死亡,进而发展成肝硬化。肝硬化会影响肝脏的功能,包括胆红素代谢和排泄的功能。当胆红素积聚在体内时,就会导致走黄。 4. 药物性肝炎:某些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如果被肝脏代谢后产生有害物质,会引起肝细胞受损导致走黄。 5. 其他原因:其他一些疾病或遗传病也可能导致走黄,如Gilbert综合征、克里格勒-纳贝尔综合征等。 当然,在面对走黄症状时,最重要的是向医生寻求专业意见,并进行相关的检查来确定具体原因。一旦确定了疾病的诊断,医生将能够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以减轻症状并缓解疾病的进展。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对恢复健康非常重要。及时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发生将有助于减少走黄现象的发生。

116阅读 2023-07-27

治疗走黄的方剂
走黄是中医常见的病症,主要表现为黄疸、口苦、舌苔黄等症状。中医认为,走黄是由于体内湿热积聚所致,需要调理湿热,清除黄疸。以下是一个基于中医理论的治疗走黄的方剂。 方剂名称:清热利胆汤 【组成】: 1. 黄芩(10g):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能够减轻黄疸、口苦等症状。 2. 黄连(10g):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可清除湿热。 3. 陈皮(6g):能够调理脾胃,减轻口苦、舌苔黄等症状。 4. 大黄(10g):具有泻下湿热、通便的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积聚的湿热。 5. 枳实(6g):有燥湿宽中的作用,可以减轻胃脘胀满的感觉。 【用法用量】: 以上药物加水煎煮,取汁分二次服用,每日2次,一次早晨空腹服用,一次晚餐前服用。 【适应症】: 走黄型黄疸,伴有口苦、恶心、纳差、舌苔黄等湿热内蕴的症状。 【注意事项】: 1. 孕妇禁用此方剂。 2. 服用过程中如出现便溏、腹泻等不适症状,应减少用量或暂停使用,并咨询医生。 【治疗原理】: 清热利胆汤主要通过黄芩、黄连等药材的清热利湿作用,能够消除体内湿热,减轻黄疸、口苦等症状。同时,陈皮、枳实等药材能够调理脾胃,减轻胃脘胀满的感觉。大黄的泻下湿热和通便作用,可以排除体内积聚的湿热,促进正常的排泄功能。 【治疗效果】: 长期服用清热利胆汤,可有效改善走黄症状,减轻黄疸、口苦等表现,恢复正常的胃肠功能。 【总结】: 走黄是湿热内蕴导致的一种病症,需要通过中医药的治疗来调理湿热、清除黄疸。清热利胆汤是一种适用于走黄型黄疸的方剂,其药物组成能够清热利湿、调理脾胃,有效改善走黄症状。但是,治疗前需咨询医生,确保安全和适应症。

136阅读 2023-07-27

可发生走黄的疾病是什么病症
走黄,又称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其特征是患者的皮肤和黏膜出现黄色的色素沉着。这种疾病多数情况下与肝脏功能异常有关,可能由多种病因引起。 第一种可能是肝功能障碍所致的走黄病。肝脏是人体内的主要解毒器,它负责将体内产生的废物和毒素排出体外。当肝脏的功能受损时,它无法正常处理体内的胆红素,导致胆红素的积累。胆红素是由脾脏分解老化红细胞产生的,正常情况下会被肝脏处理并以胆汁的形式排出体外。当肝脏功能障碍时,胆红素无法正常排出,积累在体内,从而导致皮肤和黏膜出现黄色。 第二种可能是胆道阻塞所致的走黄病。胆道是将肝脏中产生的胆汁输送到肠道的通道。当胆道发生阻塞时,胆红素无法顺利流出体外,也会造成走黄症状。胆道阻塞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例如胆结石、胆管狭窄、肿瘤等。 第三种可能是溶血性贫血所致的走黄病。溶血性贫血是一种红细胞破坏过快或者生成过少导致的贫血病症。当红细胞破坏增加时,过多的胆红素会进入血液循环,随后被肝脏处理,但当肝脏处理能力不够时,胆红素会累积在体内,导致走黄。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病因也可以导致走黄,如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遗传性疾病等。 一旦患者出现走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医生通常会通过检查患者的血液、尿液和肝功能进行初步判断,并进一步进行B超、CT等检查,以明确病因。治疗方法也因病因不同而异,一般包括对症治疗和病因治疗。对症治疗主要是采取一些药物辅助清除胆红素和减轻症状。病因治疗则是着重解决引起走黄的根本原因。 总之,走黄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多数与肝脏功能异常有关。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恢复肝脏功能和缓解症状非常重要,因此患者一旦出现走黄症状应及早就医。对于一些慢性引起走黄的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还需要长期的治疗和调护才能达到有效的控制。

112阅读 2023-07-27

易走黄的疔疮是什么
易走黄的疔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也被称为白癜风。它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皮肤上出现白色斑块,因此也被称为白斑病。易走黄的疔疮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而且没有年龄、性别和种族的限制,可以影响任何人。 易走黄的疔疮的成因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有多种理论被提出。其中最常见的理论是自身免疫疾病。根据这个理论,易走黄的疔疮是由于免疫系统攻击和破坏身体内产生色素的细胞,导致皮肤失去色素,最终形成白色斑块。 易走黄的疔疮的症状非常明显,以白色的圆形或不规则斑块为特征,常见于面部、手臂、腿部和生殖器周围。这些白斑通常没有疼痛或痒感,但由于颜色的变化,容易引起患者的心理和社交困扰。易走黄的疔疮的病程是逐渐进展的,斑块的大小和数量可能会随时间而增加。 虽然易走黄的疔疮的治疗方法仍然是有限的,但是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了多种方法来减轻其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例如,一些局部药物可以被应用到白斑部位,以促进色素的产生和扩散。对于广泛分布的白斑,光疗法也可以用来治疗易走黄的疔疮。此外,一些美容方法如化妆、染色等可以隐藏白斑,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 除了治疗白斑,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合理饮食、规律锻炼、充足睡眠和减少压力都有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健康。此外,患者还可以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增强自信心,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总的来说,易走黄的疔疮是一种常见且具有挑战性的皮肤疾病。虽然目前无法根治,但综合治疗方法和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疾病带来的困扰,改善生活质量。对于易走黄的疔疮患者,关注皮肤健康,关爱自己的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

113阅读 2023-07-27

最易引起走黄的疾病是哪种
最易引起走黄的疾病是肝炎。 走黄,也被称为黄疸,是指皮肤和黏膜发生黄色变化的症状。这种症状通常与肝脏功能丧失有关,而肝炎是最常见且最易引起肝脏功能丧失的疾病之一。 肝炎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全球的疾病,主要由肝炎病毒引起。根据病毒的不同,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等几种类型。其中,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最常见且最危险的两种类型。 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主要通过血液、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等方式传播。丙型肝炎则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都能刺激肝细胞发炎,导致肝脏受损,严重时会引发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后果。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每年造成数以百万计的死亡和疾病负担。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乙型和丙型肝炎的流行率较高,这主要与卫生条件差、血液传播、医疗设施管理不规范等因素有关。 除了乙型和丙型肝炎,其他肝炎病毒,如甲型和丁型肝炎病毒,也能导致肝炎,但相对较少见。甲型肝炎主要通过食物、水传播,尤其在卫生条件较差且饮用水不洁净的地区更易感染。丁型肝炎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传播。 对于肝炎的预防和控制,疫苗的接种是最重要的措施。乙型和丙型肝炎疫苗已经在全球推广使用,能有效预防感染。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感染者接触、安全性行为等也是预防肝炎的重要方法。 总结来说,肝炎是最易引起走黄的疾病之一。乙型和丙型肝炎是肝炎的两个主要类型,通过病毒感染导致肝脏受损,进而引发走黄症状。因此,对于肝炎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包括疫苗接种、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以及安全性行为等。只有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和综合措施的实施,才能有效降低肝炎的发生率,保护人民的健康。

125阅读 2023-07-27

走黄内陷是什么病
走黄,又称为黄内陷,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由于饮食不当或口腔卫生不良而引起。特征表现为口腔黏膜上出现黄色或黄白色斑块,形成溃疡或溃疡面,有时会伴有疼痛感。 走黄是一种传染性疾病,通常由于口腔内细菌感染而引起。在口腔内正常的细菌群落的作用下,黏膜细胞的新陈代谢和修复得以迅速进行,保持口腔黏膜的健康。然而,当口腔内细菌感染破坏了正常的平衡时,就会导致黏膜的变化和损伤,从而引发走黄。 走黄的常见原因之一是不良的饮食习惯。高糖、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摄入过多,会增加口腔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使口腔内菌群紊乱,导致黏膜变得脆弱,并容易受到外界刺激。此外,饮食中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也会引发口腔黏膜的损伤和溃疡,从而形成走黄。 口腔卫生不良也是走黄的诱因之一。不定期刷牙、不使用合适的口腔洗液、使用脏的牙刷等均会导致口腔内细菌的过度生长和感染,从而引起黏膜的炎症和损伤。此外,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使口腔黏膜变得敏感易损,容易发生走黄。 走黄一般表现为口腔黏膜上出现黄色或黄白色的斑块,有时呈溃疡状,伴有疼痛感。黏膜上的斑块可能会逐渐扩大,溃疡也会恶化,导致口腔内部的疼痛加重。此外,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咀嚼困难、进食时疼痛、口腔异味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走黄可能会持续数周甚至数月,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并且容易复发。 预防走黄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合理的饮食结构。首先,定期刷牙、使用合适的口腔洗液、更换洁净的牙刷、定期洗牙等可以减少口腔内细菌的感染和滋生。其次,保持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增加摄入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减少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摄入,有助于维持口腔黏膜的健康。此外,戒烟限酒、避免过度辛辣刺激的食物,也有助于防止走黄的发生。 对于已经患上走黄的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一般情况下,医生会给予口腔护理、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口腔洗液的使用等治疗方法。在治疗期间,患者还应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卫生的良好习惯,加速黏膜的修复和康复。 总之,走黄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由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不良引起。预防走黄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合理的饮食结构,对已患者应及时就医并按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通过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走黄的发生和复发,维护口腔健康。

145阅读 2023-07-27

疔疮走黄的病理机制
疔疮又称疖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化脓性感染疾病,常见于皮肤毛囊和皮脂腺的局部炎症。走黄指的是一种疔疮的恶化过程,其中疮处渗出的脓液呈浓黄色。 疔疮走黄的病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细菌感染:疔疮的走黄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葡萄球菌,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些细菌可以通过皮肤的微小伤口进入体内,然后在毛囊和皮脂腺内繁殖。细菌分泌的外毒素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局部病灶发红、肿胀和疼痛。 2. 毛囊堵塞:疔疮的发生与毛囊的堵塞有关。正常情况下,毛囊内的皮脂和角质可以顺利排出。然而,当皮脂腺分泌过剩或皮肤过度角化时,毛囊就容易被堵塞。堵塞的毛囊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导致感染发生。 3. 免疫反应:当细菌感染发生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会对其进行反应。炎症细胞会聚集于病灶,释放炎性介质,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这些炎性介质会引起细胞的炎症反应,增加毛囊周围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扩散和进一步恶化。 4. 破溃和排脓:随着炎症的进展,疮处的皮肤和组织会逐渐受损。当炎症累积到一定程度时,疮处可能会破溃,使渗出的脓液排出。这时,脓液呈浓黄色,常常伴有恶臭,是病名“走黄”的来源。 综上所述,疔疮走黄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其病理机制包括细菌感染、毛囊堵塞、免疫反应以及破溃和排脓等过程的相互作用。了解疔疮走黄的病理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该疾病,从而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141阅读 2023-07-27

颜面部疔疮容易走黄的原因是什么
颜面部疔疮容易走黄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皮肤的油脂分泌过多是导致颜面部疔疮走黄的主要原因之一。皮肤本身会分泌一种叫做皮脂的油脂物质,这种物质可以起到保护和滋润皮肤的作用。然而,如果油脂分泌过盛,就会造成毛孔阻塞,导致细菌滋生和繁殖。细菌在毛囊中繁殖时,会分解油脂,产生一种叫做多谷脂的黄色物质,从而导致疔疮走黄。 其次,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导致颜面部疔疮走黄。例如,经常熬夜或睡眠不足会导致身体内部的代谢功能紊乱,从而导致毒素在体内积累。这些毒素会通过汗液和皮肤排出体外,但是过多的毒素积累会对皮肤产生负担,容易引起疔疮的发生和走黄。 再次,饮食不健康也是导致颜面部疔疮走黄的原因之一。食物中富含的油脂和糖分会增加油脂的分泌,而且高糖食品还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从而促进皮肤油脂的合成和分泌。此外,一些含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辛辣食物、巧克力等,也可能会影响皮肤的状态,导致疔疮走黄。 最后,压力过大也会导致颜面部疔疮走黄。压力会引起荷尔蒙失调,使得皮脂腺活跃,油脂分泌增加,从而导致疔疮的形成和黄色物质的堆积。此外,情绪紧张和压力大还可能导致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抽烟喝酒、暴饮暴食等,这些都会进一步加重疔疮走黄的程度。 综上所述,颜面部疔疮容易走黄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皮肤的油脂分泌过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健康的饮食以及压力过大等因素共同作用。为了预防和改善此现象,我们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保持心情舒畅,并采取正确的皮肤护理方法,包括定期清洁、合理使用护肤品,以促进皮肤的健康和改善。

131阅读 2023-07-27

最易走黄的疔疮是哪种痣
最易走黄的疔疮是属于病痣的一种。病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多数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的肿块或斑点,其颜色和形状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病痣偶尔会出现黄色或金黄色的疔疮,称为走黄。 走黄是指病痣内部形成较大的坏死灶,从而出现黄色分泌物的情况。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病痣内部发生了感染或坏死导致的,也可能是因为病痣位置处于摩擦或压力较大的部位,使其表面细胞受损并感染引起的。 走黄疔疮可能会经历以下几个过程:首先,病痣内部的坏死组织开始分解,产生一种黄色的分泌物。这种分泌物可能会组成一层薄膜,覆盖在病痣表面,导致其呈现出黄色。其次,黄色分泌物会积聚在病痣中,增加了局部压力和疼痛感。最后,黄色疔疮可能会自然破裂,释放出脓液和坏死组织,进一步加速愈合过程。 治疗走黄疔疮的方法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保持病痣及周围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避免进一步感染。其次,应用外用药物如抗生素软膏或消炎药物,有助于减轻感染症状并促进疮口愈合。此外,可进行热敷,用热水泡浸患处,有利于减轻疼痛和促进排脓。在严重感染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来控制感染。对于较大的疮口,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处理,如切开排脓。 走黄疔疮的康复期各人不同,但一般情况下,经过适当的治疗和护理,疮口会在一至两周内逐渐愈合,恢复正常皮肤颜色。在疗程中应避免摩擦和外力撞击,以免引起新的损伤和感染。 总之,走黄是病痣内部出现坏死组织导致的一种疔疮。对于这种情况,及时的清洁、药物治疗和适当的护理是关键。若有此症状出现,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以免延误治疗和加重症状。

114阅读 2023-07-27

安振城医生服务

医生介绍

擅长:

内科

简介:

擅长

内科

简介

相同科室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