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生康官网

权威医生

查疾病 找医生 预约挂号
李子森

李子森 主治医师

权威医生

出诊医院/科室: 亿生康互联网医院 中医科
混合型耳聋 汗疱症
上午
下午

04月19日

星期六

预约
预约

04月20日

星期日

预约
预约

04月21日

星期一

预约
预约

04月22日

星期二

预约
预约

04月23日

星期三

预约
预约

04月24日

星期四

预约
预约

04月25日

星期五

预约
预约
*出诊时间源于线上第三方公共信息,如需挂号请前往医院官网或电话咨询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尿失禁
首先,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特别是尿道括约肌和膀胱肌的功能障碍,容易出现尿失禁。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肌肉和组织变得松弛,这会导致膀胱控制的能力降低,从而增加了尿液泄漏的风险。 其次,妇女在怀孕和分娩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尿失禁。怀孕期间,胎儿的压力会增加到骨盆底部,这可能会导致尿失禁。而分娩时,产道的扩张可能会损伤盆底肌肉,进一步加重尿失禁的症状。此外,女性在更年期之后荷尔蒙水平的变化也可能导致尿失禁。 另外,一些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也与尿失禁有关。例如,慢性咳嗽和便秘可能增加尿失禁的风险。长期咳嗽会增加腹压,对尿道和括约肌施加压力,导致尿液泄漏。同样的,便秘会增加腹部压力,进一步加重尿失禁的症状。 此外,一些疾病和手术也可能导致尿失禁。例如,脊髓损伤、中风、神经系统疾病和前列腺手术都可能损害尿道和膀胱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尿失禁的发生。 在面对尿失禁问题时,人们应该寻求医学建议。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检和相关检查来确定尿失禁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常见的治疗措施包括改变生活习惯,加强盆底肌肉训练,使用吸收性产品来控制尿液泄漏,以及如果有必要,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 尿失禁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显著的影响,包括社交活动的限制、自尊心和心理健康的问题等。因此,及早寻求医疗帮助和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教育公众关于尿失禁的问题,促进对这一常见健康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也是非常必要的。

123阅读 2023-09-08

什么原因造成肝功能异常
首先,长期酗酒是导致肝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酒精作为一种有毒物质,侵袭肝脏时会产生一种有害的化学物质,这会导致肝细胞损伤和肝功能障碍。如果长期酗酒,肝脏无法有效分解和代谢酒精,逐渐形成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等疾病,最终可能发展成为肝硬化。 其次,药物滥用也是导致肝功能异常的常见原因。一些具有潜在肝毒性的药物,如某些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和抗癫痫药物等,过量、长期使用会给肝脏带来负担,引起肝功能异常。此外,一些中药中含有的一些成分,如某些雄性激素和中草药中的黄连、乌头以及蘑菇中的毒素等,也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 另外,肝炎病毒的感染也是肝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导致肝炎的主要病原体,它们会攻击肝细胞并引发炎症,导致肝损伤和肝功能异常。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性传播途径传播,而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途径感染。肝炎病毒感染一旦发生,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等严重后果。 此外,营养不良也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当我们长期摄入不均衡的食物或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时,肝脏的合成和代谢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肝功能异常。特别是蛋白质缺乏,会影响肝脏合成血浆蛋白的功能,导致肝功能衰竭。 最后,环境污染也可能是导致肝功能异常的因素之一。如空气、水源和食品中的重金属、农药和化学物质等有毒物质,一旦进入人体,会通过消化吸收进入肝脏,对肝细胞造成直接损害,导致肝功能异常。 综上所述,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包括长期酗酒、药物滥用、肝炎病毒感染、营养不良和环境污染等。预防肝功能异常的发生,要从日常生活习惯的调整、合理用药以及避免接触有毒物质等多方面入手,保护肝脏健康。同时,定期体检、注意饮食均衡、适量运动也是保持肝功能健康的重要措施。

208阅读 2023-09-08

常见的胃病有哪几种
1. 胃溃疡:胃溃疡是胃黏膜受损,形成溃疡的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胃部疼痛、消化不良和上腹部酸痛感。它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非处方药物使用或过度饮酒引起。 2. 胃炎:胃炎是胃黏膜的炎症。它可以是急性的或慢性的,常见的症状包括上腹胀气、恶心、呕吐和胃部不适。常见的原因包括长期使用非处方药物、幽门螺杆菌感染、烟酒过度和压力。 3. 胃食管反流病(GERD):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酸和胃内容物倒流到食管中引起的疾病。它常见的症状包括胸痛、嗳气、喉咙灼热和口苦。长期未治疗的GERD可能导致食管炎症和溃疡。 4. 胃癌:胃癌是胃部发生恶性肿瘤的一种病症。常见的症状包括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和体重减轻。胃癌的潜在风险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吸烟、饮食习惯和家族史。 5. 胃溃疡病:胃溃疡病是指同时出现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症。常见的症状包括上腹痛、黄疸和黑便。杀菌治疗和非处方药物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和治疗胃溃疡病。 6. 胃肠炎:胃肠炎是指胃和肠道的炎症。常见的症状包括腹泻、腹痛、恶心和呕吐。感染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可能引起胃肠炎。 为预防和治疗这些常见的胃病,我们可以改变饮食习惯,减少咖啡因、辛辣食物、油腻食物和酒精的摄入。规律的饮食结构和避免空腹可以减少胃酸产生。此外,戒烟和减少压力也有助于减少胃病的风险。对于有胃病症状的患者,及时就医并接受正规治疗非常重要。只有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我们才能预防和减轻胃病带来的不适和痛苦。

192阅读 2023-09-08

肝功能异常看哪几项指标
1. 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ALT和AST是两种常见的肝酶,它们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当肝细胞受损时,这些酶会逸出到血液中,导致其水平升高。因此,检查ALT和AST的水平可以用来评估肝细胞受损的程度。 2. 总胆红素(TBIL):胆红素是由肝脏中红细胞负责代谢的产物。当肝功能受损时,肝脏无法有效代谢胆红素,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因此,检查TBIL的水平可以间接反映肝功能的异常。 3. 白蛋白(ALB):白蛋白是一种由肝细胞合成的蛋白质。当肝功能受损时,肝脏无法正常合成白蛋白,导致血液中白蛋白水平下降。因此,检查ALB的水平可以评估肝功能的损害程度。 4. 凝血功能指标:肝脏在体内不仅负责代谢和解毒,还参与血液凝固过程。当肝功能异常时,凝血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因此,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凝血功能指标可以评估肝功能的异常程度。 5. 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α-L-岩藻糖苷酶是肝脏组织中特异性的酶。当肝细胞受损时,α-L-岩藻糖苷酶的水平会升高。因此,检测α-L-岩藻糖苷酶的水平可以作为判断肝功能异常的一个指标。 总结起来,肝功能异常可以通过检测ALT、AST、TBIL、ALB、凝血功能指标以及α-L-岩藻糖苷酶等多个指标来评估。这些指标的异常水平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指标只是初步的评估手段,具体诊断还需要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因此,在面对肝功能异常时,及时就医和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是非常重要的。

159阅读 2023-09-08

治胃病最好的方法
胃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胃痛、胃灼热、胃酸倒流等。胃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所以,了解胃病的最佳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胃病患者应该调整饮食习惯。饮食对于胃病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因为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可能导致胃的负担过重。胃病患者应该避免吃辛辣、油腻、糖分过高的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刺激胃部而加重症状。同时,应该适当分几餐进食,并缩短进食的时间,减少胃部的负担。此外,多摄入高纤维食物,如水果、蔬菜等,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胃痛等症状。 其次,胃病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对于胃病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过度疲劳、压力过大等都可能导致胃病的恶化。因此,患者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压力源,保持情绪稳定。此外,经常参加一些适度的运动也有助于胃部的健康。适度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减少胃病症状的发作。 另外,中药的应用也是治疗胃病的一个很好的方法。中药在胃病治疗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一些中药对于胃病的治疗效果较好。例如,黄连、黄芩等都有降火、清热的作用,对于缓解胃病症状有一定的帮助。当然,在服用中药的时候,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遵循医生的剂量和用药时间。 除此之外,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也对缓解胃病症状有一定的帮助。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都会对胃部产生不良影响,所以胃病患者应该摒弃这些不良习惯。此外,避免过度进食和饮水,保持适度的饮食和饮水量。 综上所述,治疗胃病的最佳方法包括调整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中药的应用以及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然而,对于胃病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和指导。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希望所有胃病患者都能早日康复,重获健康!

141阅读 2023-09-08

体检表显示肝功能异常严重吗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肝脏在我们身体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有着众多重要的功能。它参与了新陈代谢、解毒、产生胆汁、负责糖代谢、脂肪代谢和蛋白质代谢等。而当体检表显示肝功能异常时,往往意味着肝脏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肝功能异常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肝炎病毒感染,包括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这两种病毒都可引起肝炎,导致肝功能异常。此外,长期过度饮酒、肥胖、药物滥用、疾病如糖尿病等都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导致肝功能异常。 肝功能异常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不同的情况。有时,体检表上显示的肝功能异常可能只是暂时的,并不意味着肝脏已经严重受损。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措施进行调整和改善,比如适度锻炼、改变生活习惯、避免过度饮酒以及饮食调节等。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发现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是恢复肝功能的关键。 然而,如果肝功能异常是由严重的病毒感染或其他严重的疾病引起的,肝脏可能已经受到了较大程度的损害。这时候,肝脏的功能可能已经无法得到完全恢复,需要专业医生的治疗和指导。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及早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总而言之,肝功能异常不是一种可以忽视的问题。虽然它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但我们都应该重视起来。通过定期体检和健康生活方式的维持,我们可以帮助自己及早发现和处理肝功能异常,保持肝脏的健康。如果出现肝功能异常,我们应该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指导,以避免进一步的损伤。让我们与肝病保持距离,过上健康的生活!

146阅读 2023-09-08

压力性尿失禁的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辨证论治压力性尿失禁的首要任务是辨证,确定具体的病因和病机。常见的辨证类型有: 1. 肺膀胱不协调型:肺主气,主张清散,能控制膀胱功能。若肺失宣降,则气机郁滞,致使膀胱失去克制的能力,导致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上可采用清肺宣降的方法,常用药物有瓜蒌皮、薏苡仁、白扁豆等。 2. 肾气虚损型:肾主藏精气,泌尿功能与肾气充盈密切相关。肾气虚损导致尿道括约肌松弛,尿液控制能力降低。治疗上可采用温补肾阳的方法,常用药物有人参、枸杞子、山药等。 3. 膀胱气虚型:膀胱主承气化水,具有储存和排尿的功能。膀胱气虚导致膀胱功能减退,无法有效地控制尿液排泄,出现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上可采用健脾益气的方法,常用药物有党参、黄芪、白术等。 4. 气滞血瘀型:气滞血瘀为压力性尿失禁的常见病因之一,常见于肝郁脾虚、气滞血瘀的体质。气滞血瘀导致膀胱功能受损,出现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上可采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方法,常用药物有川芎、桃仁、当归等。 此外,在中医治疗中,还可以辅以针灸、艾灸等物理疗法,加强局部的治疗效果。常用的穴位有关元、气海、委中等,可以刺激膀胱、肾经等相关穴位,调理气血运行,增强膀胱功能。 总之,中医辨证论治压力性尿失禁,旨在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恢复肺膀胱、肾气功能的协调性。治疗过程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的中医方案,结合自我保健措施,如加强骨盆底肌肉锻炼,调整饮食习惯等,全面提高身体的康复能力,并逐渐恢复正常的尿液控制功能。

154阅读 2023-09-08

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和表现
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和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患者会经常出现尿意突然加重,难以控制的情况。当感到尿意增强时,患者往往无法找到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排尿,甚至在无法容忍的情况下,会出现突然地失禁排尿的情况。 其次,尿频和排尿困难是急迫性尿失禁的表现之一。患者会出现频繁的排尿需求,尤其是在黑夜或者活动强度较大时更为明显。而患者排尿时,尿流程常常出现中断、弱等现象,导致排尿时间较长。 此外,患者还可出现尿滴沥或者滴尿的情况。即使在排尿后感到排空,仍可能会有尿液残留在膀胱中,导致尿滴沥等症状。 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还可能伴随着尿痛和尿急等不适感。有时候患者尿意突然增强时,会伴随着尿痛的感觉,导致排尿时感到不适。而尿急,则是患者尿意增强后的一种强烈愿望,需要尽快排尿。 急迫性尿失禁的发生是由于膀胱功能的异常引起的,最常见的原因是神经系统的损伤,例如中风、脑损伤等。其他可能的原因包括膀胱病变、感染、药物副作用等。 对于急迫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例如行为治疗、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行为治疗包括定时排尿、膀胱训练和骨盆底肌肉锻炼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物理治疗包括膀胱电刺激等手段,可以通过刺激神经改善膀胱功能。而药物治疗则是通过给予患者合适的药物,例如抗胆碱药物,来减轻尿急和尿失禁的症状。 尽管急迫性尿失禁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但明确症状和寻求适当的治疗是缓解和改善病情的关键。患者应该及时就医,接受全面的检查和诊断,以获得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改善尿失禁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24阅读 2023-09-08

尿失尿失禁是怎么引起的
首先,身体状况是导致尿失禁的常见因素之一。老年人由于长时间的肌肉松弛和膀胱功能逐渐减退,更容易出现尿失禁的情况。此外,妇女在怀孕过程中,子宫的增大也会对膀胱施加压力,导致尿失禁。其他影响膀胱控制能力的因素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或帕金森氏症,以及脊髓损伤。 其次,生活习惯也能够引发尿失禁。过度饮酒或咖啡因摄入过多会刺激膀胱,使其无法控制尿液的排出。此外,长期吸烟也被发现与尿失禁有一定的关联。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也可能导致膀胱肌肉的衰弱,进而引发尿失禁。 最后,个人健康情况也可能导致尿失禁发生。例如,慢性咳嗽或频繁的尿道感染会造成尿道周围肌肉的损伤,从而导致尿失禁。同样,肥胖也会给盆腔肌肉造成额外的负担,加重尿失禁的风险。另外一些与尿道有关的病症,如前列腺增生或膀胱结石,也有可能引发尿失禁。 为了预防和减少尿失禁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首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多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尤其是咖啡因和酒精。其次,坚持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提高膀胱控制能力。此外,建立一个规律的排尿习惯也是很重要的,避免拖延排尿。 总之,尿失禁是一个常见但令人尴尬的问题,它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和个人健康情况。了解尿失禁的原因,我们可以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提高膀胱控制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尿失禁的发生。

142阅读 2023-09-08

尿失禁怎样自愈
首先,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是改善尿失禁的重要一环。避免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咖啡、茶、碳酸饮料和香料较重的食物。这些食物和饮料会刺激膀胱,增加尿频和尿急的发生。相反,饮用足够的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有助于减少尿频和尿急的发生。 其次,坚持进行盆底肌肉锻炼是治疗尿失禁的有效方法之一。盆底肌肉是负责控制膀胱和尿道活动的重要肌肉群。通过定期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可以增强这些肌肉的力量和控制能力,从而减少尿失禁的发生。一种简单的盆底肌肉锻炼方法是每天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每次收缩和放松10次,每天进行多次。此外,还可以尝试一些特殊的盆底肌肉锻炼项目,如Kegel运动,以加强肌肉力量。 此外,改变排尿习惯也有助于改善尿失禁。尽量避免憋尿或急于排尿,因为这些行为会给膀胱带来过度的压力,增加尿失禁的发生。定期排尿,避免尿液滞留,对保持膀胱的健康非常重要。还可以尝试\"双重排尿\"方法,即在每次排尿后稍等片刻,再进行一次排尿,以确保膀胱完全排空。 最后,需要重申的是,尿失禁是一种常见但可以治疗的病症。如果采取了以上自助措施仍然没有改善,患者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盆底肌肉训练、神经调节术和手术治疗等。 总之,虽然尿失禁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身体和心理负担,但大多数患者能够通过一些简单的自助措施和治疗方法获得改善。关注饮食,进行盆底肌肉锻炼,改变排尿习惯,以及在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都是帮助患者自愈尿失禁的关键步骤。最重要的是,患者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和耐心,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尿失禁,重拾健康和自信。

143阅读 2023-09-07

李子森医生服务

医生介绍

擅长:

中医专业

简介:

擅长

中医专业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