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生康官网

权威医生

查疾病 找医生 预约挂号
夏洪燕

夏洪燕 医师

权威医生

出诊医院/科室: 亿生康互联网医院 内科
胰石病
上午
下午

04月22日

星期二

预约
预约

04月23日

星期三

预约
预约

04月24日

星期四

预约
预约

04月25日

星期五

预约
预约

04月26日

星期六

预约
预约

04月27日

星期日

预约
预约

04月28日

星期一

预约
预约
*出诊时间源于线上第三方公共信息,如需挂号请前往医院官网或电话咨询
骨质疏松的病因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首先,遗传因素在骨质疏松的发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家族中有骨质疏松患者的人患病的风险更高。遗传因素主要通过调节骨细胞的代谢和功能,影响骨密度的形成和破坏。 其次,生活方式也是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之一。缺乏运动、久坐不动、长期卧床等会导致骨质流失,增加患上骨质疏松的风险。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和酗酒也会削弱骨骼的健康。 女性患者中,荷尔蒙水平的变化也是影响骨质疏松发病的重要因素。女性在绝经后,卵巢功能逐渐减退,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雌激素对于骨骼的健康至关重要,其不足会导致骨质丢失加剧,使患者更易患上骨质疏松。此外,患有子宫切除或卵巢摘除的女性也会面临更高的骨质疏松风险。 饮食习惯和营养摄入也会影响骨质疏松的发病率。钙和维生素D是维持骨骼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但许多人饮食中缺乏这些营养素。缺乏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会导致骨骼无法得到所需的养分,从而增加患上骨质疏松的风险。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也与骨质疏松增加相关,包括激素类药物,如皮质类固醇;抗癫痫药物;皮肤疗法中使用的类固醇药物等。这些药物可能干扰骨骼的正常生长和修复机制,导致骨骼组织的破坏,从而引发骨质疏松。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疾病。遗传因素、生活方式、荷尔蒙变化、饮食习惯和食物摄入不足以及长期使用某些药物都可以影响骨质疏松的发病情况。了解这些影响因素,我们可以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如适度运动、健康饮食、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以及避免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从而延缓骨质疏松的进程,维护骨骼的健康。

140阅读 2023-09-19

病毒性感冒吃什么药效果好
1. 解热镇痛类药物:常用的有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它们能够降低体温、减轻头痛、喉咙痛等症状。然而,阿司匹林不适合给18岁以下儿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则不宜连续使用超过3天。因此,在选择解热镇痛类药物时,需参考个人身体状况以及使用说明。 2. 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可抑制病毒的复制,缩短感冒持续时间。小儿感冒也可以使用奎奴丁,奎奴丁是对许多RNA和DNA广谱微生物有特异的抑制作用,对治疗呼吸道感染和治疗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作用较佳。 3. 退症药物:包括天麻总甙、复方银翘片等。这些药物能够缓解头痛、喉咙痛、流鼻水等症状,并加速康复过程。复方银翘片含有多种草药成分,有抗病毒、解热、镇痛等作用,对于缓解症状非常有效。 此外,注意平时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对缓解病毒性感冒有一定的帮助。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其他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不良生活习惯,如熬夜、过度劳累等,容易削弱身体抵抗力,加重感冒症状。因此,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休息对于恢复身体健康也非常重要。 需要提醒的是,病毒性感冒的治疗要注意适度,过度使用药物可能会导致药物耐受性、不良反应等问题。此外,以上介绍的药物仅为常见的治疗方法,具体的用药方案还需根据医生的指导和个人情况来确定。 总之,在选择药物治疗病毒性感冒时,应综合考虑症状的严重性、个人身体状况以及药物的副作用等因素,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进行合理用药,同时也要注意改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以加速康复。

122阅读 2023-09-19

病毒性感冒究竟有没有传染性
一方面,有研究表明,病毒性感冒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当一个感染了病毒的人咳嗽或打喷嚏时,病毒会以微小的飞沫形式传播到空气中,进而被他人吸入。此外,病毒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例如通过触摸带有病毒颗粒的物体,然后再触摸眼睛、鼻子或口腔。据统计,每年全球约有数百万人因病毒性感冒而感染,传染性非常强。 另一方面,一些研究表明病毒性感冒的传染性可能被夸大了。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通常较短,特别是在高温和高湿度环境下。此外,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抵抗感染。因此,即使被病毒感染的人咳嗽或打喷嚏,也不一定会传播给他人。此外,病毒性感冒会在感染者体内经历一段潜伏期,并且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才会对他人构成潜在的传染风险。 尽管存在争议,但大多数专家仍然认为病毒性感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预防传播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感染风险,如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戴口罩、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此外,可以接种疫苗来提高免疫力,减少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总结来说,病毒性感冒确实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其传播的方式和潜在风险可能因人而异。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感染,我们应该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并尽量避免与患病者密切接触。通过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科学防护方法的推广,我们可以减少病毒性感冒的传播,维护整个社会的健康和安全。

118阅读 2023-09-19

老年人心肌梗死的危害
老年人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危害。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堵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而发生的,严重影响了心脏的正常功能,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老年人心肌梗死的最明显危害就是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心肌梗死是一种急性疾病,发作时心肌的供氧减少,如果及时得不到妥善的治疗,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患者在患病期间可能会出现剧烈的胸痛、气短、直肠压迫感等症状,集中体现了心脏供氧不足和心肌坏死的严重程度。在此情况下,及时就医是非常关键的。 其次,心肌梗死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心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如果出现功能障碍,必然会对全身的身体机能产生不良影响。老年人心肌梗死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力衰竭、心绞痛等病症,从而导致活动能力降低,日常生活受限,甚至需要长期卧床休息。这种局面不仅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还给其家人带来了沉重的照顾和关爱负担,增加了生活的不便和困扰。 此外,心肌梗死还给患者的心理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困扰。心肌梗死不仅造成了身体的痛苦,更重要的是患者需要面对长期的抗衰竭治疗、药物治疗、心理辅导等,这些都对患者心理造成了重大的冲击。不少老年人由于对疾病的无知和不了解,会陷入焦虑、抑郁的状态,甚至产生消极的情绪,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家庭团结氛围。 综上所述,老年人心肌梗死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它既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又给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还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老年人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身体锻炼,注意饮食和心理压力的调节,定期进行心脏健康检查,及早预防和治疗心肌梗死,以降低患病风险,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感。同时,家庭、社会和医疗机构也应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共同努力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更加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

118阅读 2023-09-19

慢性浅表性胃炎反复发作怎么办
首先,患者应该合理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辛辣、油炸、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咖啡、酒精等,这些食物往往会刺激胃黏膜,并加重胃炎的症状。相反,患者应该选用温和、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蔬菜汤、面食、水果等。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的食物有助于缓解炎症。 其次,患者需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并尽量避免熬夜。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长期处于压力和紧张状态下往往会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加重胃炎的症状。 此外,患者应该禁止吸烟,并尽量避免二手烟的暴露。研究发现,吸烟会增加患者患胃炎的风险,并且导致症状较为严重。因此,戒烟对减少胃炎反复发作非常重要。 针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症状较为明显的患者,医生可能会推荐适量的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酸药、胃黏膜保护剂以及适当的抗炎药物。然而,患者需要注意不要滥用药物,特别是对于抗酸药物,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滥用药物可能会导致药物对患者的疗效减弱、耐药性产生,甚至可能导致其他副作用。 最后,尽管以上的建议对减少胃炎的发作非常重要,但每个患者的病情是不同的,因此建议患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制定适合自己的治疗计划。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体格、病情等因素,制定出一套全面的治疗方案,并提供详细的饮食和生活建议。 总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严格遵守医生的指导,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并定期复诊以及接受必要的药物治疗。只有在综合管理的基础上,患者才能减少胃炎的发作次数,缓解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150阅读 2023-09-19

骨质疏松患者一般会表现出哪些症状
1. 骨折:骨质疏松使骨骼失去了原有的强度和韧性,因此骨折是骨质疏松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骨质疏松患者尤其容易在脊椎、髋关节、手腕和骨盆等部位发生骨折。 2. 脊柱压缩性骨折:它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脊柱压缩性骨折将导致背痛、腰痛和身高减小等症状。在一些情况下,这些骨折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的疼痛,并且可能没有明显的外部伤痕。 3. 骨骼疼痛:骨质疏松症患者可能经历感到隐隐疼痛的骨骼区域。这种疼痛可能会受到活动或是长时间的静坐/躺卧而恶化。 4. 身体姿势改变:骨质疏松症患者可能会出现身体姿势的改变,尤其是在脊椎骨质疏松时。这种身体姿势改变让患者的背部向前弯曲,导致驼背或俗称的“老人弓背”。 5. 身高减小:骨质疏松症导致脊柱发生压缩性骨折,使患者的身高逐渐减小。这是一个较为隐匿且普遍的症状,容易被忽视。 6. 牙齿问题:骨质疏松患者可能出现牙齿松动、牙齿脱落以及牙龈出血等问题。这是因为骨质疏松症会影响颌骨的骨质密度,从而影响牙齿的稳固性。 7. 循环系统问题:骨质疏松症还与心血管疾病有关。通过病理性骨折,骨质疏松症增加了出血、栓塞以及心脏病等风险。 总的来说,骨质疏松症患者会表现出骨折、背痛、身体姿势改变、身高减小、牙齿问题和循环系统问题等一系列症状。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来了解是否存在骨质疏松问题。及早发现、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可以减少骨折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131阅读 2023-09-19

脑中风偏瘫护理方法有哪些
首先,患者在发病后需要安静休息,并避免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这有助于减轻身体的负担,促进康复过程。 其次,重点护理是保持卧位休息,以减少脑缺血的风险。合理调整卧姿,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防止肌肉萎缩和压疮的发生。此外,床位的保持清洁,定期更换床单、枕巾等物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保持室内通风,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再者,进行被动活动训练。通过 passi-ve training,可促使肌肉的功能逐渐恢复,增加肢体的活动范围。被动活动包括帮助患者做各种肢体活动,例如抬手、抬腿等。同时,要注意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引起更多的伤害。 除此之外,不要忽视日常生活的护理。如患者在进食时需要帮助,保证饮食的均衡与营养。在进行个人卫生护理时,要注意肢体的协调,避免双下肢负重,预防跌倒的发生。对于排便和排尿的护理,也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解决,避免便秘和尿潴留的产生。 另外,家庭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患者的家人需要接受相关的护理知识培训,以便有效地照顾患者。家庭环境要保持安全、整洁,并设有便捷的生活用具,如手杖、拐杖等。家人的陪伴和支持也是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 最后,心理护理也是脑中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重要一环。患者往往会因为疾病而感到沮丧、失望和焦虑。因此,家人和护理人员要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可以通过陪伴、与患者进行心理交流,或者引导他们参与一些适当的康复活动,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总之,脑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需要一个综合的护理方法。通过安静休息、被动活动训练、日常生活的护理、家庭护理和心理护理等多种手段的有效结合,可以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同时,患者的家人也要扮演重要的角色,给予他们全面的支持和关爱。只有这样,患者才能早日走出病痛,重返正常生活。

128阅读 2023-09-19

慢性浅表性胃炎早期症状有哪些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炎类型,主要特征是胃黏膜的炎症和损伤。患者在早期阶段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有轻微的反胃或不适感。然而,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早期症状,这些症状有助于早期发现慢性浅表性胃炎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下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一些早期症状: 1. 胃部不适:患者可能会感到胃部胀气、饱胀、不适或灼热感。这些不适感往往会在吃饭后加重。 2. 消化不良: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如嗳气、胃液逆流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导致口干、口苦或恶心。 3. 食欲减退: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常常会感到食欲不振,不再像以前一样有食欲。他们可能会在吃饭时感到胃酸胀满,导致食量减少。 4. 体重减轻:由于食欲减退和消化不良,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减轻的情况。这是由于食物摄入减少以及胃酸胀满导致的。 5. 腹痛和不适: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胃痛或腹部不适的感觉。这种疼痛可持续或间歇出现,可轻可重,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程度都可能有所不同。 以上是慢性浅表性胃炎早期常见的症状。如果您出现上述症状,请及时就医以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及早发现慢性浅表性胃炎,可以帮助防止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并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同时,饮食习惯的调整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有助于缓解症状和控制疾病的进展。 总结起来,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早期症状包括胃部不适、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以及腹痛和不适等。如果您出现这些症状,请及时就医以便获得正确的治疗和干预措施,以保护胃部健康。

105阅读 2023-09-19

心肌梗死做什么检查确诊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常常表现为剧烈的胸痛和呼吸困难,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及早确诊心肌梗死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至关重要。 要确诊心肌梗死,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来判断,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包括心电图(ECG)检查、心肌酶谱检查和冠脉造影。 心电图是一种简单且常见的检查方法,可以记录心脏的电活动,通过观察心电图的改变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可能存在心肌梗死。在心肌梗死发作时,受累的心肌区域会表现出特殊的电活动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心肌梗死,但并不能确定梗死的程度和范围。 为了更准确地确定心肌梗死的诊断,医生通常会进行心肌酶谱检查。心肌酶谱是通过测定血液中心肌特异性酶的活性变化来判断心肌损伤的程度和范围。心肌梗死发生后,心肌细胞会受到损伤,释放出特定的酶,如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cTnI)。这些酶的活性增高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心肌梗死的程度。 虽然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可以初步判断心肌梗死的存在和程度,但它们并不能确定病变的位置和血管的阻塞情况。因此,为了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心肌梗死,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 冠脉造影是一种介入性检查方法,通过注入造影剂来观察冠状动脉的情况。在冠脉造影过程中,医生可以确定是否存在冠状动脉阻塞,并确定梗死的位置、范围和严重程度。根据这些信息,医生可以决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如介入治疗(如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植入术)或药物治疗。 除了上述三种常用的确诊方法外,还有其他一些辅助检查也可以帮助确定心肌梗死的存在和程度,如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和放射性同位素扫描(Radionuclide imaging)。这些检查方法可以提供更详细和全面的心脏图像,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心肌梗死的情况。 总之,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及早确诊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至关重要。心电图、心肌酶谱和冠脉造影是常用的确诊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心肌梗死的存在、程度和范围。同时,辅助检查如超声心动图和放射性同位素扫描可以提供更全面和详细的心脏图像,帮助医生制定更精确的治疗方案。如果患者出现胸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能够尽早确诊和治疗心肌梗死。

110阅读 2023-09-19

妊娠合并甲亢患者可做实验室检查
首先,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测量甲状腺激素水平,其中包括总体T3(三碘甲腺原氨酸)、总体T4(四碘甲腺原氨酸)和游离T4(FT4)、甲状腺刺激素(TSH)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甲状腺功能是否亢进,并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其次,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甲状腺功能亢进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甲亢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高,可能导致孕妇出现心率加快、体温升高、焦虑不安等症状。同时,甲亢还会增加孕妇患孕期高血压、自发性流产、早产等并发症的风险。对于胎儿而言,甲亢可以通过胎盘传递高浓度的甲状腺激素,导致胎儿的甲状腺功能异常,进而影响其生长和发育。通过实验室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从而及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保护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最后,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监测治疗效果。对于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目标是将甲状腺激素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通过定期的实验室检查,医生可以监测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并相应地调整治疗方案。例如,如果检查结果显示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可能需要增加抗甲状腺药物的剂量或选择其他治疗措施。 总之,实验室检查在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甲状腺功能、评估甲状腺功能亢进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并监测治疗效果。通过及时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最大程度地保护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因此,甲亢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实验室检查,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134阅读 2023-09-18

夏洪燕医生服务

医生介绍

擅长:

内科专业,全科医学专业,康复医学专业

简介:

擅长

内科专业,全科医学专业,康复医学专业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