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生康官网

权威医生

查疾病 找医生 预约挂号
邓继芳

邓继芳 主治医师

权威医生

出诊医院/科室: 亿生康互联网医院 中医科
小儿骨折 寒湿泄泻 小儿肾病
上午
下午

04月05日

星期六

预约
预约

04月06日

星期日

预约
预约

04月07日

星期一

预约
预约

04月08日

星期二

预约
预约

04月09日

星期三

预约
预约

04月10日

星期四

预约
预约

04月11日

星期五

预约
预约
*出诊时间源于线上第三方公共信息,如需挂号请前往医院官网或电话咨询
原发性高血压能调理好吗
首先,药物治疗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ARB受体拮抗剂、利尿剂等。这些药物可以降低血压,减少血管紧张度,从而减轻心脏负担。但是,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患者需要定期检查血压,以确保药物的效果和适应症。 其次,非药物治疗也是调理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包括改变饮食习惯,减少盐分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避免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运动,坚持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控制体重,减轻肥胖对血压的影响。此外,改善生活方式,减少压力和焦虑,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对血压调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此外,病人还要有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饮食要注意清淡、健康,忌食过辣、过咸、过油腻的食物;做到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工作,尽量放松身心。同时,定期监测血压,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配合治疗,进行周期性的复查。 总的来说,原发性高血压虽然无法根治,但是通过综合治疗,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药物治疗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非药物治疗则是长期调理的重要手段。然而,调理高血压需要患者良好的合作性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只有坚持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才能保持血压的稳定,预防高血压引发的合并症,提高生活质量。

102阅读 2023-08-18

脚踝关节韧带损伤怎么治疗
对于脚踝关节韧带损伤的治疗,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 休息冰敷:在受伤后,首要的治疗方法是休息。停止运动活动,使受伤的韧带得到充分的休息、修复和恢复。同时,冰敷也是重要的一步,可缓解疼痛和肿胀。将冰袋放在患处,每次持续15-20分钟,每天冰敷3-4次。 2. 紧缩包扎:适当的包扎可以帮助稳定关节,并减少肿胀和疼痛。可以使用弹性绷带轻轻包扎患处,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3. 提高患处位置:将患处抬高以减少血液回流到该位置,减轻肿胀和疼痛。 4. 使用支具:根据伤势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使用支具来支撑受损的韧带。支具可以提供额外的稳定性,同时减少关节的运动范围。使用支具应该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并根据治疗进展逐渐减少使用。 5.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在韧带损伤康复中起着重要作用。物理治疗师可以根据伤势的程度制定适合患者的康复计划。康复计划可能包括热敷、电疗、按摩和特定的拉伸和强化练习,以加快康复进程。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并听从专业人士的建议。此外,预防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减少再次受伤的风险。这包括选择适合的鞋子和支具,避免不稳定的运动表面,同时注意锻炼时的姿势和技巧。如有需求,可向医生或物理治疗师寻求进一步的建议和指导。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脚踝关节韧带损伤的治疗时长因人而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每个人的康复进程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耐心和坚持,遵循正确的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以达到最佳康复效果。

87阅读 2023-08-18

脚韧带损伤多久能恢复正常走路
脚韧带损伤的康复时间因各人而异,取决于伤势的严重程度、个人体质以及康复治疗的效果等多个因素。一般来说,轻度的韧带扭伤可能仅需要几周的时间,而完全断裂的韧带则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恢复期。 在康复过程中,最初的几天可能需要完全休息,并使用拐杖或其他辅助工具承重,以减轻疼痛和韧带的压力。接下来,患者可以逐渐开始进行一些轻度的康复运动,如指导下的髋关节和膝关节练习,以保持肌肉的活动性。此外,物理治疗师可能会给予一些被动伸展和按摩等手法,促进伤后组织的修复和康复。 随着康复的进行,患者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和强度,如练习平衡和脚踝的稳定性训练,以及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游泳和骑自行车,来增强韧带附近的肌肉。此外,穿戴适合的鞋子和矫形器也是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们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稳定性。 在康复期间,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生和物理治疗师的建议,如正确使用矫形器和进行规定的康复训练等。同时,适当的休息和足够的睡眠也是恢复期间的重要要素,因为它们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 总的来说,脚韧带损伤的康复时间需要患者的耐心和积极配合,不可急于求成。恢复速度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但在康复过程中,专业的康复指导和坚持合理的康复练习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合理掌握康复进程,尊重身体的恢复规律,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量运动,才能尽快地恢复正常走路。

121阅读 2023-08-18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诊断有哪些
首先,通过对患儿的详细观察和症状评估,我们可以确定以下护理诊断: 1. 呼吸困难: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常常因支气管痉挛和黏液堵塞而出现呼吸困难。我们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以及使用辅助呼吸肌等指标来评估呼吸困难的程度,以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给予氧疗、使用支气管扩张剂、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2. 炎症反应: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作与气道炎症密切相关,我们需要观察患儿的血白细胞计数、炎症标志物等指标,以及密切观察患儿的炎症反应的临床表现,如咳嗽、咳痰等。通过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加强呼吸道清洁,可以控制和减轻炎症反应。 3. 焦虑症状: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由于呼吸困难和身体不适,常常会出现焦虑和恐惧的情绪。我们需要通过观察患儿的情绪变化、伴随的行为表现等来评估其焦虑症状的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提供安全支持、进行情绪疏导等。 4. 家庭教育不足: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管理往往需要家庭的积极参与和合理的生活环境。我们需要评估家庭对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了解程度,并根据需要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指导,如正确使用药物、预防触发因素、应对发作等。 总之,对于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诊断需要全面评估患儿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儿的呼吸道通畅,减轻炎症反应,提供安全和支持,并提供家庭教育和指导,以促进患儿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医务人员、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和支持。

104阅读 2023-08-18

心悸吃啥药最有效
针对心悸症状,选择什么药物取决于其根本原因。以下是一些常见药物选择,它们可能对不同类型的心悸症状有所帮助。 1. β受体阻滞剂:这是一类常用的药物,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它们通过阻断心脏中β受体的作用,减慢心率,降低心脏负荷,从而缓解心悸症状。这类药物特别适用于由焦虑、应激引起的心悸。 2. 镇静剂:对于由焦虑、紧张、恐惧等精神因素引起的心悸,镇静剂如苯二氮䓬类药物可能是一种选择。然而,应慎重使用镇静剂,因为它们有一定的副作用和成瘾性。 3. 抗心律失常药物:这类药物如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等,可用于治疗由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悸。但是,这类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为它们可能对心脏产生负面影响。 4. 贝他类药物:含有缺铁性贫血的人可能会经历心悸症状,因为缺铁可能导致贫血。在这种情况下,补充贝他类药物可能有助于减轻心悸症状,但首先应咨询医生并进行相应的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心悸症状的治疗,首先需要明确心悸的原因。因此,建议您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咨询医生并接受相应的检查,以确定心悸的确切原因。 此外,还有一些自我控制和调节的方法可以帮助缓解心悸症状。调整生活方式包括避免过度饮食、戒烟和限制咖啡因摄入。此外,适当的锻炼可以改善心脏的功能和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总结来说,选择心悸药物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药物治疗可能有助于缓解心悸症状,但使用药物之前务必咨询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此外,调整生活方式也是缓解心悸症状的重要方法,应与药物治疗相结合。

96阅读 2023-08-18

小儿支气管哮喘挂什么科
一般而言,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需要去儿科就诊。因为儿科医生接受了针对儿童疾病的专门培训,对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治疗具备丰富的经验。 在就诊过程中,医生会首先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询问患儿的症状、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加重因素等。此外,医生还可能询问家族史、环境因素等,以更全面地了解患儿的病情。 接下来,医生会进行身体检查,包括听诊肺部、观察呼吸音、量测患儿的呼吸频率和心率等。这些检查有助于医生判断患儿是否存在肺部炎症、气道阻塞等病理性变化。 除了体格检查,医生还可以借助一些辅助检查来帮助确诊。例如,肺功能测试可以评估患儿的呼吸道通畅程度和肺功能状态。眼结膜试验可以检测患儿体内特异性IgE抗体的水平,对过敏原进行筛查和判断。 一旦确诊为小儿支气管哮喘,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治疗包括预防性药物、急性发作时的紧急救治以及生活方式管理等。医生会建议患儿及家长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按时服药并定期随访。 此外,对于一些严重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可能需要转诊到儿科呼吸专科或儿科过敏专科进一步管理和治疗。 总结来说,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应该挂儿科就诊。儿科医生擅长诊断和治疗小儿疾病,对于小儿支气管哮喘有丰富的经验。通过医生的评估和治疗,可以帮助患儿有效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

97阅读 2023-08-18

心惊心慌心悸是怎么回事
影响心悸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情绪波动和身体状况。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或生气的状态下,交感神经会被激活,导致心跳加速。此外,身体状况不良也会引发心悸,如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和心脏疾病等。此外,一些药物、咖啡因和酒精等物质的摄入也可能导致心悸症状。 心悸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心跳加速。当心脏的心跳过快,血液无法充分流向身体各个部分,从而引起心慌。此时,人们可能感到头晕、胸闷、气短甚至倒地等。另一种情况是心跳过慢,心脏的跳动频率过低,导致人们感到心神不安、疲劳和乏力。最后一种情况是心跳不规则,即心脏跳动的节奏不规律,这会使人感到心悸,有时甚至会感到突然的心悸。 要解决心悸问题,首先需要找出引发心悸的原因。如果是由于情绪起伏导致的,可以通过调节情绪来缓解心悸。可以采取深呼吸冥想、放松音乐、体育锻炼等方式来帮助舒缓紧张情绪。如果是由于身体状况导致的心悸,应及时就医并按医嘱进行治疗。对于某些疾病所引起的心悸,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来解决。 此外,注意生活习惯的调整也能帮助改善心悸症状。避免过量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和酒精,适度锻炼身体,保持身体健康。均衡饮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全麦食品等。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总之,心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既可能由于情绪波动,也可能由于身体状况不良所致。要解决心悸问题,首先需找出病因,然后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调节也是改善心悸问题的重要因素。如果心悸症状持续较长时间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求帮助,以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106阅读 2023-08-18

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最佳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儿童特应性皮炎患者而言,皮肤的保湿非常重要。常规的保湿是通过使用含有天然保湿剂的乳液和霜护肤品来增强皮肤的锁水能力。对于特应性皮炎的儿童,选择温和的低刺激性产品,避免含有刺激性香料、防腐剂和色素的护肤品,最好是医生推荐的药物和保养品。另外,定期洗澡也是非常重要的,但要尽量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的洗浴液。 其次,外用药物是儿童特应性皮炎治疗的重要一环。外用药物主要包括激素类药物和非激素类药物。针对轻度到中度特应性皮炎,可以使用低浓度的激素类药膏,如氢化可的松软膏。而对于严重症状的患儿,可以考虑短期使用中、高浓度的激素类药物。此外,非激素类药物如钙调素抑制剂、矿物质类剂、抗生素外用制剂等,也可作为儿童特应性皮炎治疗的辅助用药。 再次,饮食调理也是儿童特应性皮炎治疗的重点之一。由于儿童特应性皮炎和食物过敏密切相关,所以避免过敏原的摄入对控制病情有着重要意义。主要的食物过敏原包括牛奶、鸡蛋、花生、海鲜、大豆等,家长应该根据医生的指导调整儿童的饮食和食物选择。 最后,儿童特应性皮炎还需要注意避免刺激和控制病情的复发。避免接触刺激因素,如粉尘、烟尘、花粉、动物毛发等,可以减少刺激皮肤的可能性。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摩擦、搔抓皮肤,并保持好个人卫生。此外,定期复诊和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定期复诊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起来,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治疗包括保湿护肤、外用药物治疗、饮食调理、控制病情复发和避免刺激等措施。家长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提高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同时,加强儿童皮肤健康的教育宣传,提高广大家长对儿童特应性皮炎的认识能力,早日改善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治疗境遇,提升生活质量。

111阅读 2023-08-18

韧带损伤t2是什么意思
T2是一个用来描述韧带损伤的评分系统。T2分为3个级别:轻度损伤(Grade 1),中度损伤(Grade 2),以及严重损伤(Grade 3)。这个评分系统是基于韧带损伤的严重程度来进行分类。 轻度损伤(Grade 1)通常是韧带的轻微拉伤,但没有完全撕裂。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和轻微不适,但仍可以进行一些正常的活动。 中度损伤(Grade 2)是韧带部分撕裂的情况。患者可能会感到明显的疼痛、关节不稳,甚至有些运动也会受到限制。 严重损伤(Grade 3)指的是韧带完全撕裂。患者可能会感到剧烈疼痛、严重关节不稳,并且不能进行正常的活动,甚至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复。 韧带损伤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人身上,但运动员和那些从事高强度活动的人更容易受伤。常见的韧带损伤包括膝关节的前、后交叉韧带损伤,以及踝关节的韧带损伤。 治疗韧带损伤的方法主要依赖于损伤的严重程度。轻度损伤通常可以通过休息、物理治疗和保护性包扎来缓解症状。中度损伤可能需要使用支撑装置或做康复训练来恢复韧带的功能。对于严重损伤,手术可能是必要的,以修复或重建韧带。 预防韧带损伤的关键是适当锻炼和做好准备工作。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拉伸可以减少韧带的受伤风险。此外,使用适当的装备和遵循正确的姿势和技术,也是减少韧带损伤的重要因素。 总而言之,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但可以通过正确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有效管理。在面对韧带损伤时,应尽快求助于医疗专业人士,以获取准确的诊断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便更快地康复并重返运动。

122阅读 2023-08-17

心悸心慌吃什么中成药最好
针对心悸症状,中成药的应用可以起到缓解症状、调整心脏功能和改善整体气血状况的作用。下面介绍几种适宜于缓解心悸的中成药。 1. 安定心悸片:该药含有钩藤、天麻、菖蒲等中草药成分,具有镇静、安神、舒缓心悸的作用。适用于心悸、失眠、脾胃不和等症状。 2. 益智安神片:此药包括了川芎、升麻、远志等成分,对于心悸、失眠、神经衰弱有很好的疗效。它可以舒缓紧张情绪、减轻焦虑心悸。 3. 静心活神颗粒:这是一种中成药颗粒剂,主要成分有白芍、龙骨、茯苓等。它可以安定心神、舒缓心悸、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4. 清心丹:这种中药以天麻、珍珠、当归等为原料,有安神、降火的功效,对于心悸、焦虑、失眠等症状有改善作用。 尽管这些中成药具有较好的心悸缓解效果,但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不同的人可能由于不同的病因导致心悸,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其次,应遵医嘱使用中成药,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如遇到严重心悸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治疗方案。 同时,考虑到饮食也会对心悸症状产生影响,建议平时多食用一些具有镇静、安神作用的食物,如绿茶、香蕉、核桃、海带等。此外,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对心悸症状的有效预防。 心悸是一种常见的不适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中成药的治疗下,能够缓解心悸症状、调整心脏功能和改善整体气血状况。然而,我们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也需密切关注身体状况、科学用药,同时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19阅读 2023-08-17

邓继芳医生服务

医生介绍

擅长:

中医专业

简介:

擅长

中医专业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