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生康官网

权威医生

查疾病 找医生 预约挂号
邓继芳

邓继芳 主治医师

权威医生

出诊医院/科室: 亿生康互联网医院 中医科
小儿骨折 寒湿泄泻 小儿肾病
上午
下午

04月05日

星期六

预约
预约

04月06日

星期日

预约
预约

04月07日

星期一

预约
预约

04月08日

星期二

预约
预约

04月09日

星期三

预约
预约

04月10日

星期四

预约
预约

04月11日

星期五

预约
预约
*出诊时间源于线上第三方公共信息,如需挂号请前往医院官网或电话咨询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问题
首先,由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复杂,所以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也各不相同。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患者的药物配合情况,包括是否按时服用,是否存在药物副作用等。同时,还需要关注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通过定期测量和记录患者的血压,以及与医生及时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其次,饮食调理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环节。我们需要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包括减少高盐、高脂、高糖的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等。同时,还需要关注患者的体重控制情况,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以帮助控制体重和血压。 此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常伴有一些并发症,比如心血管疾病、肾功能异常等。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对这些并发症进行监测和处理,以减轻患者的不适及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还需要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最后,教育与宣教是管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重要环节。我们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包括高血压的定义、发病机制、症状与处理等。同时,还需要向患者传达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行为,提醒他们定期复诊,按时服药,以及避免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 综上所述,护理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问题包括药物治疗的配合情况、饮食调理、处理并发症、关注心理健康以及教育患者的健康知识等。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并与医生及其他护理团队成员密切合作,为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护理服务。

148阅读 2023-08-12

心悸是什么症状心悸吃什么药好
心悸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影响人的日常生活,包括工作、学习和睡眠等。所以,合理的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控制心悸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然而,在使用药物治疗之前,建议首先找到心悸的具体原因。 如果心悸是由于焦虑、紧张或压力引起的,可以尝试使用一些镇静剂和抗焦虑药物来缓解症状。例如,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安定或洁司多)可以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来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并缓解心悸症状。 如果心悸是由于心脏疾病引起的,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例如,β受体阻滞剂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心悸的药物。它们通过减慢心率和降低心脏收缩力来控制心悸症状。但是,使用这类药物时应密切关注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食品也可以是缓解心悸症状的一种方式。一些具有镇静作用的食物和草药可以帮助舒缓紧张情绪和缓解心悸症状。例如,可以尝试饮用热莱姆蒲酒或绿茶来放松身心。此外,番茄、香蕉和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钾,可以帮助调节心脏功能,缓解心悸症状。 总之,在选择药物治疗心悸之前,了解病因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心悸症状严重或持续不退,请及时就诊并咨询医生的意见。此外,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控制心悸的重要措施。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心情愉快,对于改善心脏健康和预防心悸症状都有积极的作用。 最后,药物治疗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且按照适当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使用药物。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并在使用过程中及时告知医生有关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总之,通过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心悸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129阅读 2023-08-12

出现心悸是什么意思
心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常见的原因包括焦虑、紧张、压力、过度劳累、贫血、低血糖、咖啡因过多、烟酒过度、药物副作用等。此外,一些心血管疾病,如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梗死等也可能导致心悸。 心悸给人的感觉常常是令人不安和烦躁的,也会造成一种恐慌感。当心脏跳动异常时,人们往往会担心自己是否得了心脏病或其他严重病症。然而,大多数情况下,心悸并不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只是身体内部某种调节机制的紊乱。 对于排查心悸的原因,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医生可能会询问患者心悸的持续时间、出现频率、伴随症状等,以帮助确定可能的病因。如果基于初步判断认为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能会进行一些心电图、心脏超声等相关检查,以进一步评估心脏功能。 针对心悸的治疗取决于其原因。一般而言,改变生活方式和调整生活习惯可以改善心悸的症状。这包括减少咖啡因和饮酒的摄入、改善睡眠质量、减轻压力等。对于焦虑和紧张所引起的心悸,可以考虑进行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然而,如果心悸持续时间较长、频率较高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则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详细的检查和相关治疗是很重要的。及早排除可能的心脏病或其他潜在疾病,以获得正确的治疗和管理方案。 最后,了解并明确心悸的原因,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管理,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有效地改善心悸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无论何时出现心悸,都不应忽视,及早寻求医生的帮助是明智的选择。

119阅读 2023-08-12

原发性高血压三级是什么意思
高血压是一种持久的血压升高状态,其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心悸、气短、视力模糊等。原发性高血压是指血压升高的原因未能确定的状况。与之相对的是继发性高血压,其高血压是由特定的病因引起的,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紊乱等。 原发性高血压一般分为三个级别,根据血压值的高低来进行划分和评估。第一级高血压指的是收缩压在140-159毫米汞柱(mmHg)之间或舒张压在90-99毫米汞柱(mmHg)之间。第二级高血压指的是收缩压在160-179毫米汞柱(mmHg)之间或舒张压在100-109毫米汞柱(mmHg)之间。第三级高血压是指收缩压高于180毫米汞柱(mmHg)或舒张压高于110毫米汞柱(mmHg)。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年龄和性别等。遗传因素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家族史中有高血压的人更容易患病。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如饮食习惯、体重、运动、吸烟和饮酒等都会影响血压的升高。年龄增长也会导致血压升高,而男性在中年时更容易患上高血压。 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目标是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治疗方法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改变生活方式包括减少食盐摄入、控制体重、加强体育锻炼、戒烟限酒等。药物治疗一般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扩血管等方式来降低血压。 总之,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无明确病因的长期血压升高状态。它的三个级别根据血压值的高低进行划分,旨在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了解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对于患者正确认识疾病、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非常重要。同时,减少危险因素、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也是预防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

97阅读 2023-08-12

下列不属于原发性高血压病因的是
然而,在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中,并不包括以下因素: 1. 具体的基因突变:虽然原发性高血压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没有特定的基因突变或遗传突变与其直接相关。这意味着原发性高血压不是由某一具体基因变异引起的,而是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的。 2. 特定的感染或疾病:一些继发性高血压可以是由感染、肾脏疾病、内分泌失调等引起的。然而,原发性高血压与特定的感染或疾病无直接联系,其病因是复杂而多因素的。 3. 特殊的药物或药物反应:有些药物会导致血压升高,但这类药物引起的高血压通常属于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不是由特定药物引起的,而是与遗传、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因此,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是复杂而多因素的,没有特定的基因突变、感染或疾病以及特殊药物与其发生直接关系。这也正是为什么原发性高血压被称为\"原发性\",因为其病因并不明确。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控和治疗,我们需要综合考虑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个因素的影响,采取综合治疗方案。

127阅读 2023-08-12

原发性高血压吃什么药叫什么药名
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方面,药物治疗往往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及其药名: 1. 利尿剂:利尿剂被认为是一种常见的降压药物,通过促使体内多余的水分和盐分排出来,从而减少体液量,降低血压。常见的利尿剂药名包括氢氯噻嗪、袢利尿剂等。 2. 钙离子拮抗剂: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离子进入,从而松弛血管,减少血管收缩,降低血压。常见的钙离子拮抗剂药名有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 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抑制剂):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常见的ACE抑制剂药名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4.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这类药物通过选择性地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在受体上的结合,从而减少其对血管的收缩作用,降低血压。常见的ARB药名有氯沙坦、缬沙坦等。 5. β受体阻断剂:这类药物通过阻断β受体,减少交感神经系统对心脏和血管的刺激,降低心率和心输出量,从而降低血压。常见的β受体阻断剂药名包括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 需要强调的是,药物治疗只是原发性高血压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患者还需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如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控制体重等。此外,药物治疗也应该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剂量和用药方式等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93阅读 2023-08-12

更年期心悸是什么症状呢
心悸是一种指心跳感觉明显或速度加快的症状。在更年期,这种心悸常常出现在女性的上体,例如心脏区域,胸口或喉咙。它通常伴随着心动过速、心律不齐或不规则的心跳节奏。这些心悸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有的可能只是偶尔出现,而有的则会持续数分钟甚至更久。 更年期心悸的出现是由于女性在更年期中激素水平的变化所导致的。尤其是在这个时期,雌激素的水平下降会引起身体内的一系列代谢、神经、血管和心血管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影响到自律神经系统,从而导致心脏的节律和速率发生改变,引发更年期心悸的发作。 值得一提的是,更年期心悸并不仅仅是生理变化的结果,心理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在更年期,女性常常伴随着情绪波动,焦虑和紧张等心理状态。这些情绪上的变化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心脏的节奏和速率,进而触发或加重更年期心悸。 更年期心悸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影响。首先,心悸的出现会让女性感到不适和恐慌,甚至引起恐惧心理,加重焦虑和紧张情绪。其次,心悸会干扰女性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精神疲劳以及睡眠质量下降。在严重的情况下,心悸还可能引发胸痛、气短或头晕等不适症状,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困扰。 对于更年期心悸的治疗,首先应该明确诊断,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心悸。一旦确认是更年期相关的心悸,可以采取一些简单有效的措施进行缓解。例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饮食健康、戒除烟酒等;积极应对情绪和压力,寻求心理支持;参加一些适当的运动和放松训练,如瑜伽、冥想等;有需要的话,可以咨询医生,尝试一些药物治疗或激素替代疗法。 总之,更年期心悸是更年期女性常见的症状之一,虽然引起不适,但通常是暂时的,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并不会对生活和健康造成明显的影响。对于那些受心悸困扰且严重影响生活的女性,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和建议是必要的,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更年期心悸带来的不适和困扰。

136阅读 2023-08-12

原发性高血压必须吃药吗
首先,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合理饮食、体育锻炼、戒烟限酒等。这些措施可以帮助降低血压,减少药物使用的必要性。 然而,对于某些病例来说,单纯改变生活方式并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使用降压药物。降压药物的目标是减少血压,预防并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原发性高血压对个体的影响是不同的。有些患者可能只有轻度的血压升高,而另一些患者的血压可能高得更为严重。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将决定是否需要药物治疗。 除此之外,患者的年龄和其他已有的健康状况也是影响是否需要药物治疗的因素。年轻人和健康状况良好的患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来降低血压,从而减少药物的使用。而已经存在其他疾病的患者,则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来控制高血压。 最后要明确的是,药物治疗并不一定意味着终身。治疗的目标是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预防并减少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如果患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成功控制血压,并且在医生的监督下递减药物剂量,那么有些患者是有可能停药的。 综上所述,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来说,改变生活方式是首要的,但在某些情况下,药物治疗是必要的。最重要的是,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定期复查血压,以确保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107阅读 2023-08-12

原发性高血压严重吗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个严重的疾病,主要危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血压会导致脑血管病变。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增厚、硬化,并形成血栓,进而引发脑血供不足甚至缺血性脑卒中。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一旦发生脑血管病变,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第二,高血压会对心脏造成严重损害。由于心脏要承担较高的血液排出压力,长期高血压容易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和心衰等病症的发生。这些症状不仅会降低心脏的功能,还会增加心脏病、心脏病发作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第三,高血压还容易引起肾脏功能异常。高血压与肾脏紧密相关,长期高血压会损害肾小球,导致肾脏功能减退,甚至进一步发展为慢性肾脏病。肾脏是人体的重要排毒器官,一旦受损,会影响体内废物和毒素的排出,加重身体负担。 此外,高血压还与其他多种疾病有关,如视网膜病变、动脉粥样硬化以及代谢综合征等。原发性高血压虽然不是一种会立即造成严重后果的急性疾病,但是长期积累下来的高血压病情,会渐渐引发与高血压相关的多种严重并发症,并对身体的各个器官产生慢性损害。 因此,我们不能低估原发性高血压的严重性。要提前进行血压测量和定期体检,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等,以降低高血压发生的风险。及早发现高血压并进行治疗,可以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相关症状和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107阅读 2023-08-12

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症是什么病
原发性高血压通常是一种慢性、渐进性的疾病,经过数年甚至几十年才会导致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是因为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和其他器官的损害而产生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症: 1. 心脏疾病: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心肌增厚和扩大,心脏功能受损。这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等病症。 2. 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对脑血管的损害是导致中风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会导致脑动脉狭窄和硬化,从而增加中风的风险。此外,高血压还可能引发脑出血,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瘫痪、语言障碍或认知功能障碍。 3. 肾脏疾病:高血压可以引起肾小动脉狭窄、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不全。这可能导致慢性肾病和肾衰竭。 4. 视网膜疾病:高血压会引起视网膜动脉的损害,导致视网膜病变,甚至失明。 5. 血管疾病: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使血管壁变得僵硬和狭窄,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目标是控制血压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通常包括单药或联合用药,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等。生活方式改变包括控制体重、健康饮食、限制钠摄入、减少酒精和咖啡因摄入、戒烟和增加体力活动等。 总之,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其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通过及时的治疗和预防,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并降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从而保护心血管系统和其他器官的健康。

88阅读 2023-08-11

邓继芳医生服务

医生介绍

擅长:

中医专业

简介:

擅长

中医专业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