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坏死性肠炎概述
急性坏死性肠炎(necrotizingenteritis)又称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或节段性肠炎,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暴发性疾病,病因不清,其发病与肠道缺血、感染等因素有关,是以小肠为主的急性坏死性炎症伴广泛性出血。临床以腹痛、腹胀、呕吐、便血为主要表现,重症可出现败血症和中毒性休克,严重者有浆膜下出血点及片状坏死,肠管扩张,肠腔内充满浑浊血性液及坏死物质,受累肠段也可为全部小肠并侵及结肠,可发生穿孔及腹膜炎。患者以10岁以下儿童为多见。儿童和青少年比成人好发,小于20岁者可达总发病数的70%左右。男女发病比率为3:1,农村发病高于城市,全年均可发生,但以夏季多见,且病死率高。治疗主要以西医为主,轻者可以进行药物治疗,重者必须经行手术治疗,预后并不良好。预防急性坏死性肠炎的主要方法就是注意饮食卫生,不食腐败变质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和过食生冷油腻之物,并及时治疗肠道寄生虫病。急性坏死性肠炎有发病急,病程短,病势凶的特点。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防治急性坏死性肠炎中起着甚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