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分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每片含单硝酸异山梨酯60mg和阿司匹林75mg。
用法用量
口服,整片吞服,勿嚼碎。每天早晨同一时间服用。起始常用剂量为每天1片,遵医嘱调整剂量,停药应向医生咨询,漏服后不宜加量服用。
药品相互作用
本药不适合与昔多芬合用,因为会导致血压大幅度突降,从而出现头晕、晕厥的症状。与昔多芬合用还可能会降低心脏供血量,导致心脏病发作。阿司匹林增强以下药物的作用:1.抗凝血药(如香豆素衍生物、肝素);2.同时使用含可的松或可的松类似物的药物,或同时饮酒时引起的胃肠道出血危险;3.某些降血糖药(磺酰脲);4.氨甲喋呤;5.地高辛、巴比妥类和锂;6.某些镇痛药、抗炎药和抗风湿药(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以及一般抗风湿药;7.某些抗生素(磺胺和磺胺复合物如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8.三碘甲状腺氨酸。阿司匹林能够降低甲氨喋呤药物在机体中的消除速率,甲氨喋呤的作用会显著增加,同时毒性增强,因此这两种药物通常不宜合用。在服用米非司酮的8-12天之内,不宜服用本品,因为阿司匹林会降低米非司酮药效。在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抗凝血时,不宜与其它任何非甾体抗炎药合用,因为这样会导致胃溃疡以及出血。当阿司匹林与皮质激素合用时,也会有导致胃溃疡以及出血的危险。阿司匹林能够降低某些抗高血压药物的降压作用,如依那普利。阿司匹林也可降低利尿剂如安体舒通,噻嗪类药物的治疗效果。单硝酸异山梨酯能够增强治疗高血压药物的降压作用。如与其它血管扩张剂、钙拮抗剂、降压药、三环类抗忧郁药及酒精类液体同时使用,应注意对血压的影响。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孕早期及孕中期时应慎用本品,因本品在分娩时可增加母亲和新生儿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故妊娠初和最后三个月的妇女应禁用本品。本品及其降解产物能通过乳汁分泌,哺乳期妇女应慎用,当服用大剂量时(阿司匹林每天超过150mg)应终止哺乳。儿童用药:本品在儿童的安全性、有效性尚未建立。不要给小于16岁的儿童使用本品,除非有特殊的情况,如川崎病。老年用药:老年患者对本类药物的敏感性可能更高,更易发生头晕等反应。
注意事项
1、阿司匹林可引起哮喘发作,故支气管哮喘、花粉性鼻炎、鼻息肉或慢性呼吸道感染(特别是过敏性症状)患者,对所有类型的镇痛药、抗炎药和抗风湿药过敏及对其它物质有过敏反应如皮肤反应、瘙痒、风疹的患者应慎用本品。
2、同时使用抗凝药物(如香豆素衍生物、肝素,低剂量肝素治疗例外)者慎用。
3、除医生指导用药外,16岁以下的患者禁用此药。因为儿童服用此药后有可能导致雷耶(氏)综合症。雷耶(氏)综合症能影响大脑和肝脏,虽然罕见,但会致命。已有证据表明儿童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病毒感染性发热与雷耶(氏)综合症有关。
4、本药不适合用于急性心绞痛症状的缓解,因为它起效较慢。应当使用快速起作用的硝酸酯类药物。
5、拔牙和手术前服用本品请通知医生。
有以下症状者慎用:
(1)慢性或复发性胃或十二指肠病变;
(2)有形成闭角型青光眼倾向者;
(3)体温过低;
(4)肾功能不全;
(5)肝功能不全;
(6)甲状腺功能减退;
(7)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
(8)营养不良;
(9)体位性循环调节障碍。
不良反应
1、常见的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如胃痛和胃肠道轻微的出血。偶尔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胃出血、胃溃疡以及主要在哮喘患者出现的过敏反应(呼吸困难和皮肤反应)极少见,有报道个别病例出现肝肾功能障碍、低血糖以及特别严重的皮肤病变(多形性渗出性红斑)。小剂量乙酰水杨酸能减少尿酸的排泄,对易感者可引起痛风的发作。极少数病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后由于胃肠道隐匿性出血导致贫血,出现黑便(严重胃出血的症状)。有报道阿司匹林可导致血液系统障碍,尤其是血小板减少,更为罕见的粒细胞缺乏症。2、在治疗初期,可能产生硝酸盐性头痛和皮肤血管扩张,但经验证明通常在连续服用数日后此症状可以消失。在治疗的最初几天可能产生血压降低、头晕、心率加快等。其它可能的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及面红。这些症状在长期治疗过程中会逐渐消失。在治疗期间饮酒会强化副作用,适应能力下降。3、其它主要不良反应有:皮疹、出凝血功能障碍、血管性水肿、支气管痉挛等。出现眩晕和耳鸣时(特别是儿童和老人)可能是严重的中毒症状。4、如果出现没有列举的副作用时,请及时将这些副作用告知医生或药剂师。一旦出现副作用,应立即停药并通知医生,以便医生能及时判断副作用的程度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对本药任何一种成分过敏的患者不适用本药,有过此类过敏史的患者咨询医生或药师用药。如果感觉有过敏反应,请停止用药并立即咨询医生或药师。